权威的高校科技资讯平台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忘记密码?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请发送邮件到gxkj@cernet.com请求重置密码,并在邮件中附上真实联系方式。

奖励与论文“脱钩”,听听他们怎么说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一篇CNS(指Cell、Nature和Science)论文奖励高达50万、100万元,即将成为历史。

  前不久,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的通知》,明确“不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与奖励奖金挂钩”。

  此前,教育部也曾发文强调,“取消直接依据SCI论文的奖励”。

  论文与奖励“脱钩”将给科研人员和学术界带来何种影响?论文“注水”、造假问题将在多大程度上得以改善?未来的绩效考核何去何从?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采访了研究人员和教育专家。

  奖励达百万,影响较广泛

  一直以来,大多数科研机构和高校都会对发表SCI论文进行奖励。如果发表在顶级期刊上,奖励会更多。

  深圳大学曾规定,“对深圳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且无其他通讯作者单位的CNS正刊论文,奖励50万元/篇,CNS子刊、期刊影响因子20以上,奖励10万元/篇。”“按中科院SCI分区,一区杂志奖励2万元/篇。”

  2019年11月,横琴新区发布的博士后管理办法规定,“在国际学术刊物Nature或Science发表论文,给予每篇100万元的奖励;按照《期刊引用报告》,1~4区论文分别奖励10万、8万、6万、3万元。”

  对此,有科研人员指出:“部分高校明文规定奖励标准;也有些高校的奖励涵盖在岗位津贴中,岗位级别不同、薪酬不同,要求的论文数量、期刊也不同,达不到对应的级别要求,就自动降级。”

  新规定出台后,可能会影响部分教师的收入。

  “高校教师的工资收入普遍较低,我的科研奖励在学校里算中等水平,占收入的比重较大。甚至有部分同事的科研奖励可以达到百万元,他们受影响也很大。”

  东部地区高校副教授李立(化名)说,这自然也会影响积极性。

  “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而言,生活压力很大,生存问题解决不了,何谈发展呢?”

  与李立观点不同,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蔡宁表示,此举不会影响收入和积极性。

  “对我们这种研究型大学而言,发表论文一方面是为了得到同行认可,另一方面基于项目评审、结题需要,普遍是没有额外奖励的。”

  蔡宁认为,对于高层次学校来说,并不缺论文,也就没必要奖励;而对那些偏远地区的、层次较低的高校来说,缺乏学术论文,或者说缺乏优质期刊、高水平的论文,进行奖励是一种提升学术水平、提升排名的措施。

  在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喻海良看来,目前我国已经不缺论文了,缺的是有影响力的工作。老师追求快速产出,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科研环境不利。

  指出错误就是断人财路?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论文只是科研成果的一种,不能简单地把论文与科研成果画等号,即使是CNS也一样。

  “对论文进行高额奖励,会造成大家拼命发论文,长期如此,会形成科研成果、学术成果只有论文一种形式的错觉。”

  “要防止一种可怕的现象,科研人员为了尽快发表论文,原本可以深入研究的课题早早止步。而那些坚持长年坐冷板凳、潜心科研的人,由于前期论文的缺乏,在评价体系中不占优势,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踢出局。”

  “学术界需要有正常的学术批评,各行各业都需要批评。可在当下,似乎指出论文错误就是断人财路、断人前途,学术的质量保证变成了个人利益的对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告诉《中国科学报》。

  程方平认为,奖励与论文“脱钩”的政策很合理,“科研,特别是有创造力的科研,不是投入时间就必然产出的,政策的引导可以帮助其回归正常状态”。

  “脱钩”后,科研绩效如何考核?

  “国家政策出台之后,学校自然也会出台应对政策,没有哪个学校只凭论文进行奖励,对外宣称都是‘综合考核’,但论文确实是所有考核指标中权重最大的一项。”东部地区一高校教授张风(化名)说。

  张风介绍,自己所在的高校,为了提高排名、比拼优势学科,对论文有迫切的需求,把指标分配到了每个老师和学生头上,而且每年还会增加。

  “老师的工资收入、招生人数、实验室和办公室面积等,学生的奖学金、能否毕业等,所有能想到的资源,都和绩效指标挂钩。”

  “奖励奖得让人心跳,惩罚罚得让人活不下去。”张风认为,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关键是执行问题。

  程方平认为,绩效考核、奖励、职称评价等也应学习期刊审稿,进行“匿名评审”,同时将评审制度更加细化,“比如,细则里需界定论文注水、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范畴”。他还提出,应把决定权更多地让渡给基层学术委员会。

  在樊秀娣看来,绩效考核应尊重科技规律,成果是多元化的。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学科特点来考核。

  “科研成果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过频、过繁的考核,也不利于老师们安心专注于科研、教学。”樊秀娣告诉《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报》 (2020-08-20 第1版 要闻)

  作者 | 刘如楠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高校科技创新重大成就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标志事件/人物

+

成就展示

+

高校数量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最新最热高校资讯

高校科研最新成果

高校科研人才交流

高校科技进展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