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高校科技资讯平台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忘记密码?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请发送邮件到gxkj@cernet.com请求重置密码,并在邮件中附上真实联系方式。

华东师大等发现植被生长峰值过去30年持续升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夏建阳研究组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卫星遥感数据、野外生态学实验、野外观测调查资料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模型等多种手段,发现全球陆地植被的生长峰值在过去30多年中持续升高。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生态学与进化》。

  陆地生态系统的这种碳汇功能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态系统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延长植被生长季的长度和升高生长季中的CO2吸收峰值。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据都发现了全球植被的生长季长度在气候变化的驱动下逐渐延长,即证实了第一条途径对全球植被生长的重要意义。然而,人们对于第二条途径即植被生长峰值的动态,目前仍然知之甚少。

  该团队对全球植被生长峰值升高的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发现同时期的大气CO2浓度升高、氮沉降增加与农田面积扩张是主要驱动原因。这些驱动机制也得到了叶片、生态系统和区域尺度的植物光合能力观测资料与全球野外控制实验结果的支持。

  研究表明,除了大气CO2浓度升高与氮沉降加剧,农业活动也对全球植被生长季节动态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9-018-0714-0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高校科技创新重大成就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标志事件/人物

+

成就展示

+

高校数量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最新最热高校资讯

高校科研最新成果

高校科研人才交流

高校科技进展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