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高校科技资讯平台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忘记密码?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请发送邮件到gxkj@cernet.com请求重置密码,并在邮件中附上真实联系方式。

科技部高度关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查实后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来源:

科技日报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徐南平11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部长茶座”上表示,11月26日获悉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后,科技部高度关注,将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在进一步核实后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给社会一个交待。

  徐南平指出,科技部与原卫生部在2003年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第六条第一款和第二款明确规定“利用体外受精、体细胞核移植、单性复制技术或遗传修饰获得的囊胚,其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不得将前款中获得的已用于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它动物的生殖系统”。

  记者了解到,为促进我国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健康发展,2003年12月24日科技部和原卫生部联合下发了12条《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明确了人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定义、获得方式、研究行为规范等,并再次申明中国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禁止买卖人类配子、受精卵、胚胎或胎儿组织。

  近年来,国际上对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争论激烈,我国对此的态度支持治疗性研究,反对生殖性研究。为规范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科技部和原卫生部与我国医学研究、社会伦理、科研管理专家反复研究论证,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讨论和其他国家的相关法规,综合制定出这一指导原则,要求各省、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卫生厅(局)有关部门在开展生物医学领域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活动中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尊重国际公认的生命伦理准则。

  徐南平强调,科技部高度重视该事件,26日晚上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正在了解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在核实情况明确定性后,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给社会一个交待。 

  >>科协回应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违反伦理 坚决反对

  >>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 科学界强烈谴责

  >>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后 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炸锅了”

  >>南科大回应“基因编辑婴儿”:校外开展,不知情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高校科技创新重大成就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标志事件/人物

+

成就展示

+

高校数量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最新最热高校资讯

高校科研最新成果

高校科研人才交流

高校科技进展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