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将建设260个基地,在17个领域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
近日,教育部连续发布了《关于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和《于2019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起连续3年以高校为主体,创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简称“基地”),标志着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正式开启。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范围包括理科基地、医学基地、文科基地,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地质学、基础医学等17个类别。
根据建设规划,我国将在2019-2021年建设260个基地。具体来看,理科基地计划建设190个,占建设总数的比例高达73.1%;文科基地计划建设60个,占建设总数的比例为23.1%;医学基地建设数量最少,仅为10个,占建设总数的比例为3.8%。
从年度建设规划来看,2019年计划建设基地数量为100个,理科基地、文科基地、医学基地建设数量依次为75个、20个、5个,占到了三年总体建设规划数量的比例分别为39.5%、33.3%、50%;2020年计划建设基地数量为85个,各类基地建设数量依次为62个、20个、3个;2021年计划建设基地数量为75个,各类基地建设数量依次为53个、20个、2个。从这组数据中可发现,除文科基地保持每年建设20个以外,理科基地和医学基地的计划建设数量逐年递减。
目前已启动的2019年基地创建工作将坚持统筹优质资源原则。强调求各省推荐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不能超过3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其他高校申报的基地数量分别不能超过6个、2个、1个。此外,高校申报时还需报送本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科交叉研究平台个数等支撑条件,以及师资队伍、招生情况、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数据情况。
附: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规划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