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高校科技资讯平台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忘记密码?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请发送邮件到gxkj@cernet.com请求重置密码,并在邮件中附上真实联系方式。

中国科大:我国首次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电磁场量子传感

  原标题:我首次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电磁场量子传感

  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孙方稳小组实验实现了50纳米空间分辨力高精度多功能量子传感。该系列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应用物理权威期刊《应用物理评论》上。

  微纳光电子器件具有尺寸小、电磁场强度低、易受干扰等特点,因此,微纳电磁场探测技术需要同时解决高空间分辨力、高测量灵敏度及非破坏性测量等难题和挑战。

  科研人员提出利用量子传感和量子探针等新思路,发展了具有纳米级空间分辨力的远场光学超分辨成像新技术。结合高保真度量子态调控技术,实现了同时具有高空间分辨力、高测量灵敏度及非破坏性测量的微纳电磁场测量技术。

  科研人员首先基于金刚石氮—空位色心中电荷态的调控,提出并实现了具有纳米级空间分辨力超低泵浦功率的电荷态耗尽纳米成像术,实现了4.1纳米空间分辨力的电子自旋量子态的成像与检测。实验获得的成像分辨力是光学衍射极限的1/86,超过了受激辐射损耗荧光显微成像术,201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所获得的1/67的精度,将有望应用在活体生物检测中。他们进一步将CSD纳米成像术与荧光寿命成像、光学偏振态检测、电子自旋态高保真度量子操控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金属纳米线结构所携带的光场态密度、偏振、电流及其产生的磁场等多个物理量的非破坏性测量,空间分辨力达50纳米,使得该微纳光电磁场的探测精准度超过了96%。

  这些系列成果为高空间分辨力非破坏电磁场检测和实用化的量子传感打下了基础,将应用于微纳电磁场及光电子芯片的检测,并拓宽远场超分辨成像技术的应用场景。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高校科技创新重大成就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标志事件/人物

+

成就展示

+

高校数量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最新最热高校资讯

高校科研最新成果

高校科研人才交流

高校科技进展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