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高校科技资讯平台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忘记密码?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请发送邮件到gxkj@cernet.com请求重置密码,并在邮件中附上真实联系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人平均年龄不到45岁 基础科研青年挑大梁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陈芳、胡喆)获奖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44.6岁,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52.5岁……在近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记者了解到,此次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当中,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进一步呈现年轻化,超过60%的完成人为年龄不足45岁的青年才俊。

  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揭晓的获奖结果表明,青年人才已成基础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始在基础研究领域挑大梁,是科技创新队伍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好比科技创新的“深蹲助跑”,蹲得深爆发力才强,助跑快才能跳得更远。不少获奖团队科技工作者表示,要进一步聚焦基础研究,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让“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注得到更多尊重和褒奖。

  “探索未知的征程不会一片坦途,要尊重规律、宽容失败,鼓励科研人员自由驰骋、大胆尝试。”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认为,要加大财政稳定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投入,完善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特点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成果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支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

  时代呼唤,激发青年创新潜能。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专家李陟认为,要为35岁以下科研人员挑大梁、担重任创造更多机会,在重大科技项目中设立青年专项,在科研实践中锻炼青年人才,使我国科技事业青蓝相继、人才辈出。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高校科技创新重大成就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标志事件/人物

+

成就展示

+

高校数量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最新最热高校资讯

高校科研最新成果

高校科研人才交流

高校科技进展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