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高校科技资讯平台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忘记密码?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请发送邮件到gxkj@cernet.com请求重置密码,并在邮件中附上真实联系方式。

这项评估,要求不填写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专利申请数

来源: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日前,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工作的通知》(教技发中心函〔2020〕5号)要求,本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机械与运载领域)评估的数据采集周期工作总结,不再填写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专利申请数等内容。

011.jpg

  据高校科技进展(公众号ID:gxkjjz)此前报道,本次参加评估的高校共有46所,其中,9所高校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参评,35所高校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参评。这些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涉及船舶动力、特种作业装备、仿真测试技术、空天科学技术、航空航天电机系统技术等。

  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的通知来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各项数据采集的工作总结,除了不得填写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专利申请数以外,还不得填写有头衔、“帽子”的人才情况和数量。

  片面、过度、扭曲的使用SCI论文相关指标,严重影响了科学评价体系的探索和建立。今年2月份,教育部、科技部就高校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等,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高校各类评估要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审慎选用量化指标。

  破除论文“SCI至上”,国家自然科学奖改革打响了重要一枪。在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书填报方面,取消了填报“SCI他引次数”的硬性规定。改革举措直指“SCI至上”老难题。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数据采集周期工作总结,不得填写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专利申请数等要求,既是对高校各类机构科学评估方法的一次有益探索,同时也是引导高校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一项有利之举。

012.jpg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高校科技创新重大成就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标志事件/人物

+

成就展示

+

高校数量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最新最热高校资讯

高校科研最新成果

高校科研人才交流

高校科技进展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