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促交叉学科发展,建交叉学科发展特区、交叉学科中心等国家级平台
持续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一,是学科专业调整刚刚起步,对紧缺人才培养和“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支撑还不够有力。
9月22日,2020教育部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在教育部报告厅举行。发布会上,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明确提出要促进交叉学科发展,探索建立交叉学科发展特区,设立一批交叉学科中心,培养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
▲ 新闻发布会现场,来源:教育部网站
交叉学科是一个容易产生新的科学和重大突破的学科,某个领域新理论、新发明、新工程技术的产生或出现,往往有很多是在学科的边缘或交叉点上。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曾表示,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可见,交叉学科对促进科学发展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发布会上发布的《意见》内容来看,学科专业调整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改革举措之一,其主要涉及到了交叉学科分类、设置交叉学科门类,以及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等重点内容。在这方面,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交叉学科门类目前已经过第三十六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并通过,而且还要制定新型交叉学科的管理办法。
高校科技进展(微信公众号ID:gxkjjz)观察发现,发布会上还释放出了另外一个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信息,既教育部研拟了包括“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在内的“十大专项行动”,以推进《意见》的关键改革举措落地实施。在“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上,特别强调了交叉学科发展特区、交叉学科中心等交叉学科领域的国家级平台搭建。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吕建平对此表示,中央财政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设立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推动前沿科学中心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交叉学科发展正在逐步推进之中。据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显示,截至2020年 6月,完成交叉学科备案的高校共有160所,交叉学科共计549个。
从高校备案情况来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东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各有9个交叉学科完成备案,与其他高校相比较,完成备案数量数较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华北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完成备案的交叉学科数也相对靠前,南京理工大学、安徽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高校均有交叉学科完成备案。
从完成备案的交叉学科来看,研究方向分为集成电路设计、纳米科学与技术、能源与资源工程、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生命科学、空间技术应用、航天适航审定工程、人工智能、公共卫生化学等,涉及物理学、化学、力学、基础医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一级学科。
推进交叉学科发展,搭建交叉学科发展特区、交叉学科中心等国家级平台,重点还是要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培养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更好的解决“卡脖子”问题,以及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创新力。
期待,在多方合力的作用下,我国高校能够稳步、有序的推进交叉学科发展,在交叉学科领域搭建更多能够产出原创性、突破性的国家级平台,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科技人才、一个又一个优秀创新团队。
附: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