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的高校科技资讯平台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忘记密码?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这里是提示文字
请发送邮件到gxkj@cernet.com请求重置密码,并在邮件中附上真实联系方式。

首批未来技术学院进入密集“官宣”期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北大、北航、华中科大未来技术学院相继揭牌

  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成立大会在该校举行。仅一天后,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也宣告成立。此前的6月23日,北京大学也举行了该校未来技术学院成立仪式。短短半个月时间,三所未来技术学院成立,标志着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后,我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进入了首个密集“官宣”期。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探索专业学科实质性复合交叉合作规律,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

  针对未来技术学院与普通学院的区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曾概括为“五个多”,即构建多学科交叉机制、探索多样化培养模式、提供多出口制度设计、促进多主体协同育人、催生多方位综合变革。

  今年5月底,教育部下发通知,正式公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2所高校获批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纵观首批公布的未来技术学院,其聚焦的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三类——跨学科门类交叉整合领域、特定战略必争领域、前沿技术领域。

  以此次成立的北航未来空天技术学院为例。据了解,该院将聚焦空天技术这一战略必争领域,面向未来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共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突破需求,在引领科技革命趋势的未来新概念飞行器技术、服务人类未来发展需求的空间开发技术、支撑国家空天战略任务的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等方向上,培养系统总设计师和拔尖创新领军人才。

  相较之下,华中科大未来技术学院则重点凝练出先进智能制造、生物医学成像、光电子芯片与系统、人工智能等四个交叉学科技术方向,探索专业交叉、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驱动科学研究、引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变革的人才。

  针对未来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关专家指出,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特定条件与环境中的创造意识与能力。这也正是目前高校在学生培养中的一大挑战。具体而言,未来技术学院在教学培养中要着重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提供条件让他们对科技发明创造有兴趣、有行动甚至有效果。“先解决好了人的成长问题,才可能实现未来技术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高校科技创新重大成就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标志事件/人物

+

成就展示

+

高校数量

热门观点

微信公众号

最新最热高校资讯

高校科研最新成果

高校科研人才交流

高校科技进展

Copyright©2018-2022 CERNIC,CERNET

京ICP备1204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