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官宣成立计算机学院!杨芙清院士任名誉院长
10月24日是1024程序员节。北京大学正式官宣成立计算机学院,中科院院士杨芙清任名誉院长。这意味着北大计算机专业正式由系升级为学院。
同时,这距离北大官微发文称将于今年10-12月成立计算机学院、电子学院、智能学院3大新学院,刚刚过去4天。
作为名誉院长,杨芙清在视频致辞中对新成立的计算机学院提出了3点建议:要扎根于基础理论研究,弄通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要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培养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的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创新型研究人才;要大力支持本科生教育,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本科生教育之中。
由系升级为学院,下设7个二级机构
新成立的北大计算机学院下设7个二级机构,分别为系统结构研究所、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软件研究所、计算语言学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所、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前沿计算研究中心。
同时,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4个本科专业,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研究生学科专业。
北大为新成立的计算机学院配置了强大的师资力量。该学院计划配备教职员工118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达到112人,包括教授/研究员54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2人、讲师/助理研究员6人。
此外,计算机学院全日制学生共计1489人,其中本科生845人、硕士研究生190人、博士研究生454人。
据了解,北大计算机专业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的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和物理系的无线电物理、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专业。1978年正式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包括计算机软件和微电子两个专业。
2002年成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之后,在原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和微纳电子学系。
其中,隶属于信息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共设有5个研究所:软件研究所、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系统结构研究所、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和数字媒体研究所。
此次北大官宣成立计算机学院,则意味着该校的计算机专业正式由系升级为学院。
杨芙清院士出任名誉院长,提出3点建议
在计算机学院成立仪式上,名誉院长杨芙清发表了视频讲话。作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她回顾了北大计算机教学科研的历史,并对新成立的计算机学院,提出了3点建议。
杨芙清院士视频致辞
一是要扎根于基础理论研究,弄通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并重视重大基础研究向产业转化。
二是要重视高端人才的培养,要在吸引优秀本科生的基础上,培养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的,德才兼备,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创新型研究人才。
三是要大力支持本科生教育,要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本科生教育之中;要造成具有“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的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优秀教师竞相承担本科生教学的氛围。
杨芙清是我国著名的计算机软件科学家和教育家。早在1978年,她就积极倡导并推动成立了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后来成为该系的第一位教授和博导。1983~1999年担任系主任期间,将该系建成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公开简历显示,杨芙清生于1932年,江苏无锡人。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理事长、名誉院长。
发力新工科,还将成立两大新学院
发力新工科建设,北大近两年已相继成立多个新学院:2019年4月,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2020年,相继成立能源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年7月,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除了24日成立的计算机学院,北大近期还将成立电子学院和智能学院。
在10月23日举办的北京大学召开首届北大新工科国际论坛上,该校党委书记邱水平表示,北大“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全力支持新工科建设作为完善学校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力争通过“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实现覆盖前沿学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国家重大工程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的快速发展。
目前,北大新工科拥有13个学院(包括研究所以及中心)作为主要建设单位,包括11个一级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656人,其中两院院士1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54人。
据了解,北大新工科建设将着力于基础材料与器件、关键技术与系统、重大系统工程等不同层次,主要包括先进器件、高端芯片与EDA,先进碳材料、特种功能材料,大气污染控制、河流综合调控等30余个工程学科重点发展方向。
此外,作为北大新工科建设重要基地——昌平新校区在今年9月迎来了首批新生。作为首批入驻新校区的单位,计算机系迎来130余名研究生新生。
参考资料:
https://news.pku.edu.cn/xwzh/3d4d4c65cb4b457a81064130b7f430ca.htm
https://eecs.pku.edu.cn/xygk1.htm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0/467653.shtm
https://mp.weixin.qq.com/s/h3AYM3KWs8B5HK0LW9Dylw
来源:科学网,图片源自北大校友圈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