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所高校2017~2023年度国家三大奖统计,科研实力一目了然!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的国家级奖励,是科技界至高无上的荣誉,代表国内最高科研水平,对国家的贡献显著,也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及其对国家和社会贡献的重要指标。
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的主要完成单位。国家“三大奖”获奖情况直观反映了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展现了我国高等院校在基础研究,重大原始性创新性研究中的科研实力。
高校科技进展统计了近5届(2017~2023年度)国家“三大奖”获奖情况,160所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含高校医学院/部、附属医院、研究所等直属机构)获奖项目共计697项,高校获奖数量占授奖总数的60%以上。其中,上个月公布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由高校牵头的占到三大奖励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两位最高科技奖得主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也都来自高校。
从获奖总数来看,清华大学近5届斩获国家“三大奖”47项,上海交通大学斩获32项,浙江大学摘得27项,西安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各获得23项,北京大学20项,东南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有19项,中南大学16项,湖南大学15项,中国农业大学14项,大连理工大学和武汉大学各有13项,复旦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各有12项,四川大学11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项,等等。
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中,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各有1项获评一等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中,北京大学有2项获评一等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各有1项获评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中,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分别有1项获评特等奖;清华大学有6项获评一等奖,武汉大学有3项获评一等奖,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各有2项获评一等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及广州医科大学各有1项获评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5届国家“三大奖”获奖高校中,有多所“双非”高校表现亮眼,华南农业大学共斩获6项,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各夺得5项,首都医科大学摘得4项,燕山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及南京林业大学分别有3项。
2017-2023年度国家“三大奖”高校(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统计:
表格数据均由手工整理,如有疏漏,欢迎留言补充
据了解,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中,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各有侧重。自然科学奖注重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技术发明奖则关注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而科技进步奖则强调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